【基本信息】
姓名:羅海江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1)生態質量監測與評價
(2)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
電話:010-84943167
Email:luohj@cnemc.cn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4.09—2007.07,北京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
1997.09—2000.06,北京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碩士
1993.09—1997.07,北京師范大學,資源環境區劃與管理,本科
主要工作經歷
2007.10—至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
2003.06—2007.09,原環境保護總局衛星遙感籌建辦公室,工程師
2000.06—2003.05,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助理工程師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1. 生態質量監測與評價
2. 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
代表性研究項目
1. 信息系統建設,全國環境監測數據平臺系統,2013-2015,項目負責人.
2. 水專項,國家水環境監測智能化管理綜合平臺構建技術與業務化運行示范,2015-2017,子課題負責人.
3. 信息系統建設,環境監測大數據建設一期(環境監測業務數據管理系統 環境監測業務數據庫系統),2016-2017,項目負責人.
4. 水專項,國家水環境監測及流域水環境大數據平臺構建關鍵技術研究,2017-2018,子課題負責人.
5. 地方專項,穆棱市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對策咨詢服務,2019-2020,項目負責人.
6. 地方專項,穆棱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方案,2020,項目負責人.
代表性論文
1. Yang Yu, HaijiangLuo, Lihuan He, et al. Level, Sour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 of Typical Mining Areas in Xiangjiang River Basin, Hunan Provi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2020.17,5793.
2. Yang Yu, Wenqing Liu, Haijiang Luo, et al. Assessing the Risk of Total and Available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Agricultural Soil in Typical Mining Areas in Xiangjiang River Basin, Hunan Province. Minerals 2021, 11,953.
3. Liangsheng Zhang, Haijiang Luo, Xuezhen Zhang. Land-Greening Hotspot Chan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uring the Last Four Decades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Human Activities. Land 2022, 11(5), 605.
4. 張學珍,王發浩,羅海江*,等.1978—2018年中國環境污染的時空特征——基于《人民日報》新聞報道.地理研究,2021,40(4)1134-1145.(通訊作者)
5. 陳善榮,董貴華,于洋,等.面向生態監管的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構建框架.中國環境監測,2020,36(05):1-7.(通訊作者)
6. 董貴華,于洋,劉海江,等.加快構建生態監測技術體系. 環境經濟,2021(22)40-43.(通訊作者)
7. 李茜,胡昊,羅海江*,等.我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雙向作用關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區域差異分析.環境科學學報,2015,35(06):1875-1886.(通訊作者)
8. 林蘭鈺,羅海江*,李茜,等.流域污染分異特征及成因分析.中國環境監測,2015,31(02):57-63.(通訊作者)
9. 李茜,羅海江*,胡昊,等.基于區位商的我國流域水質污染空間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環境監測,2015,31(04):8-16.(通訊作者)
10. 崔浩楠,羅海江,張學珍,等.1982—2019年長江經濟帶植被覆蓋變化的時空特征.生態學雜志,2021,40(8)2517-2529.
11. 周冏,羅海江,孫聰,等.中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研究.中國環境監測,2020,36(6)89-94.
12. 周冏,陳善榮,羅海江,等.“十四五”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體系研究.中國環境監測,2021,37(02):8-15.
13. 史宇,羅海江,林蘭鈺,等.如何從規劃層面推進城市大氣污染防治——以北京市為例.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7,31(05):64-69.
14. 史宇,林蘭鈺,羅海江,等.基于GIS的北京市林地覆被與PM2.5分布關聯性分析.生態環境學報,2016,25(12):1960-1966.
15. 溫倩倩,孫聰,周冏,等.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水質有所提升,但仍需加強建設和監管.生態環境監測要情,2021,黃部長批示.
16. 劉海江,于洋,周冏,等.生態扶貧見成效,隆化縣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0年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獎勵資金2470萬元.生態環境監測要情,2020,莊部長批示.
17. 孫聰,王剛,劉海江,等.據蒙古高原冬春季植被覆被土壤墑情與沙塵天氣關系判斷2022年冬奧和冬殘奧期間可能發生3次沙塵天氣有可能會波及冬奧賽區.生態環境監測要情,2021,翟部長批示.
專著
1. 羅海江,張學珍,等.1982-2017年中國綠色植被覆蓋變化的格局與影響,中國環境出版社,2020.
2. 羅海江,周冏,吳根義,等.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技術與實踐.中國環境出版社,2020.
3. 肖建軍,李健軍,羅海江,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技術指南(第二版).中國環境出版社,2019.
【教學工作】
【社會工作】
【榮譽獎勵】
1.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2020年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基于衛星遙感的生態環境地物變化快速提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排名第2.
2. 2009年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基于遙感的宏觀生態監控技術研究,排名第3.
3. 2009年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地表水環境監測空間信息平臺,排名第4.
【其他】
1. 2010年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
2. 2015年生態環境部,一流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