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韓永偉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城市(群)生態服務功能、城鄉生態修復、生態文明建設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1996年7月獲內蒙古林學院沙漠治理專業學士學位;
1999年7月獲得內蒙古農業大學荒漠化防治碩士學位;
2002年7月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草地生態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02年-)環境生態研究所 區域與城市生態保護創新基地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1999-2002年)草地所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與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城市(群)生態系統服務、城鄉統籌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生態保護規劃、生態文明建設、農業(農村)生態保護等方面研究。
【社會工作】
任中國生態學會城市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農業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草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師,國家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專家庫專家。
【榮譽獎勵】
《珠江三角洲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一等獎;
《洪水易損性評價》,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
中國環境學會第五屆青年科技獎;
第六屆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
中國環境保護宏觀戰略研究“先進個人”。
論文論著:
1.韓永偉,韓建國,張蘊薇.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的生態.經濟效益探討[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5(9)
2.韓永偉,高吉喜.中國草地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分析與防治對策[J].環境科學研究,2005(3)
3.韓永偉,高吉喜等.嚴重缺水對西北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采取的措施[J].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87)
4.韓永偉,韓建國等.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地土壤風蝕影響因子分析[J].生態環境,2005(3)
5.韓永偉,高吉喜,喬青.中東部地區土地利用與土地退化特征分析[J].環境科學研究,2005(4)
6.喬青,高吉喜,韓永偉.武夷山市景觀格局空間變化及其影響[J].林業資源管理,2005(3)
7.韓永偉,韓建國等.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對土壤淀粉酶和脲酶活性的影響,草地學報[J],2005(1)
8.韓永偉,韓建國等.利用年限對農牧交錯帶老芒麥草地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草業科學[J],2005(3)
9.韓永偉,高吉喜等.珠江三角洲海岸帶濕地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保護對策,海洋開發與管理[J],2005,(3)
10 高吉喜,韓永偉,李政海,李岱青.中國沙塵暴成因及防治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87)
11 韓建國 韓永偉 孫鐵軍 王小山.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對土壤有機質和氮的影響[J].草業學報,2004,13(4):21-28
12.韓永偉,韓建國等.利用年限對農牧交錯帶老芒麥草地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生態環境[J],2004(12)
13.韓永偉,韓建國,張蘊薇等.農牧交錯帶草地植被的水土保持作用研究,水土保持學報[J],2004(4)
14.韓永偉,韓建國等.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對土壤微生物量C.N的影響,農業環境科學學報[J],2004(5)
15.韓永偉,高吉喜等.典型草原區植物群落結構特征動態監測,四川草原[J],2004(6)
16.韓永偉,高吉喜等.中國沙漠化地區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與對策,[C].中日韓合作內蒙古沙漠化防治與沙區生態示范村建設研討會文集,2004
17.劉孝寶,高吉喜,何萍,韓永偉.西藏生態足跡研究[J].山地學報,2003,21(supplement)
18.韓永偉,韓建國等.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對耕作層土壤磷.鉀含量的影響[J].草地學報,2003,11(3)
19.張蘊薇,韓建國,韓永偉,等. 不同放牧強度下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變化,草地學報,2003(4)
20 高吉喜,韓永偉.中國沙化土地防治對策與研究進展[C].沙塵暴問題與中日韓合作研討會議論文集,2003
21.韓永偉,王昆等.吉蘭泰地區退化梭梭蒸騰生態生理學特性[J].草地學報,2002,10(1)
22.韓永偉,韓建國等.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02,10(2)
23.韓永偉,姚云峰等.吉蘭泰地區退化梭梭光合生態生理學特性[J].草地學報,2001,9(2)
24.董占元,姚云峰,張軍,韓永偉.內蒙古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Ma emend Ma)花器官的細胞組織學觀察研究(一)[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0
25 董占元,姚云峰,韓永偉等.吉蘭泰梭梭生態生理學特性及其退化死亡原因的研究,干旱區資源與環境[J],1997
26韓永偉,高吉喜等中國西部沙漠化地區農村生態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6
27高吉喜,韓永偉,王艷萍等.《降解膜與滴灌技術配合使用對石河子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及品質的影響》[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6
28李政海,高吉喜,韓永偉等.《珠江三角洲生態足跡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2006(5)
29韓永偉.高吉喜.拓學森等.門頭溝生態系統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生態經濟價值分析[J].環境科學研究,2007,20(5)
30.韓永偉,高吉喜,李輝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產業布局的生態適宜性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32(11)
31.韓永偉,高吉喜,李輝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17(3)
32.韓永偉,高吉喜,李輝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生態影響分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8(1)
33.高吉喜,韓永偉,呂世海. 區域開發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總體思路與技術要點[J].電力環境保護,2007,23(5)
34.Ya-lin Chen, Ji-xi Gao, Yong-wei Han, Mei-rong Tian.Energy Depletion and Offset of Fossil Energy Assets in China[C]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 2009)
35 Song Ting, Wang Shaoqiang, Gao Jixi, Han Yongwei.A Study on the Scaling-Up of CO2 Fluxes at Haibei Station Based on GIS and RS Technologies. [C]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 2009)
36.楊多興,韓永偉,拓學森.門頭溝生態區排放的大氣顆粒物輸送的模擬研究[J]. 西南大學學報,2007(5)
37.付曉; 高吉喜; 韓永偉等. 吉林市生態環境功能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區劃 [J]. 林業資源管理,2009(3)
38.姚野,高吉喜,韓永偉. 論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J]. 中國發展,2008,8(2)
39.劉軍會,高吉喜,韓永偉等. 北方農牧交錯帶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對策[J]. 中國發展,2008,8(2)
40.喬青,高吉喜,韓永偉等.基于生態需求的城市綠地系統生態設計方法與應用——以遼寧省海城市為例[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21(9)
41.李遠,韓永偉. 小城鎮發展中的環境問題與保護對策 [J]. 小城鎮建設,2007(6)
42.馮朝陽,于勇,高吉喜,韓永偉. 地形因子對京西門頭溝區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的影響[J].山地學報,2007,25(3)
43.王潛,韓永偉. 縣域國土主體功能區劃分及生態控制 [J]. 環境保護,2007(1)
44.韓永偉.拓學森.高吉喜等. 黑河下游重要生態功能區防風固沙功能輻射效益 [J].生態學報,2010,30(19)
45.韓永偉.拓學森.高吉喜等. 阿拉善荒漠草原梭梭與白刺光合特性比較研究[J].草地學報,2010,18(3)
46.重要生態功能區典型生態服務及其指標體系構建,生態環境學報,2010年
47.韓永偉.拓學森.高吉喜等. 黑河下游重要生態功能區植被防風固沙功能及其價值評估[J].自然資源學報,2011
48.Liu jun-hui, Gao jixi, Lv Shihai, Han Yongwei, Nie Yihuang.. Shifting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in China under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75 (2011)(SCI)
49.Yongwei Han, Feng Li,, Jixi Gao, Baoliang Wang, Chengcheng Liu, Xinting Gao. valuation of the Radiation Benefits of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 in the Longdong Loess Plateau Important Eco-Function Area in China[J]DISASTER ADVANCES(SCI),2012,5(S1):146-151
50.韓永偉,高吉喜,王寶良,等.黃土高原生態功能區土壤保持功能及其價值[J],農業工程學報,28(17)(EI)
51.范小杉,韓永偉. 中國國家生態文明指標建設探析,中國發展,2010,10(1): 22-25
52.陳雅琳,高吉喜,韓永偉等. 山西省能源圈輻射的環境效應,生態環境學報,2009,18(6): 2220-2223
53.范小杉,韓永偉.寧東礦區生態安全評估,中國水土保持,2011(11):56-58
54.熊向艷,韓永偉.高馨婷等,北京市城鄉結合部17種常用綠化植物固碳釋氧功能研究,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4(3):248-256
55.韓永偉.王寶良.劉成程等.關于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量計算中應用輻射效應理論的探討,生態經濟,2014
56.高吉喜,韓永偉.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的思考與建議, 環境保護 ,2016
57.高吉喜,韓永偉,熊向艷.推進耕地草原河湖自然恢復切實提升我國生態環境質量 [J].環境保護,2017(06):11-14
58. 胡夢甜,韓永偉等.三種水稻種植模式的減氮效應和經濟性評估[J].環境科學研究,2018,31(3):577-584
著作:
1.重要生態功能區及其生態服務研究,韓永偉等著,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
2.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戰略研究,中國農業科學出版社,2013
3.區域生態保護,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副主編
4.農村環保實用技術,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參編
5.全國生態現狀調查與評估,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年,參編
6.草業與西部大開發,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編委
7.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DB 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2010年,參編
8.區域生態學,中國科學出版社, 2015年,參編
9.稻田生態農業:環境效應研究,環境科學出版社2015年,合著
10.生態保護城鄉統籌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韓永偉等著,環境科學出版社,2019年
標準:
1.《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指標(試行)》(環發[2013]58號)
2.《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指標(試行)》(環生態[2016]4號)
科研項目:
1.負責人,水專項子課題:“種植業面源污染防治共性與整裝技術”,2015年
2.副組長,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十三五戰略規劃研究”,2014年,
3.子課題負責人,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戰略與”十三五“重點任務之子課題“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重點任務與政策建議”,2014年
4.主持人,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生態保護城鄉統籌關鍵技術與示范”,2009年
5.主持人,環保公益性項目:“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輻射效益研究”,2007年
6.主持人,國家環保標準:“生態功能區劃技術規范”,2010年
7.負責人,環保公益性項目子課題:“基于分區管理的生態文明建設指標與考核辦法”,2012年
8.負責人,環保公益性項目子課題:“低碳農業構建技術的配套政策研究”,2011年
9. 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戰略研究”,2010年
10. 主要參與者,環保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生態保護宏觀戰略研究”,2006年
11.主要參與者,973項目課題:“縱向嶺谷區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與閾值研究”,2004年
12. 主持人,環保部項目:“農業面源污染形勢與對策研究”,2010年
13.主持人,歐盟項目:“阿拉善生物多樣性保護”,2008年
14.主持人,環保部項目:“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2006年
15.負責人,中意合作:“可持續農業技術與示范”,2005年
16.主持人,中日韓合作:“沙漠化地區生態村構建與示范”,2006年
17.負責人,中意合作:“武夷山生態環境現狀調查”,2004年
18.主持人,環保部項目:“生態鄉鎮監管”,2010年
19.主持人,環保部項目:“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評估辦法”,2011年
20.主持人,環保部項目:“農業生產環境監管績效評價辦法”,2011年
21.主持人,環保部項目:“構建農業技術政策”,2012年
22.主持人,環保部項目:“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區指標體系”,2013年
23.主持人,環保部項目:“建筑業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2014年
24.主持人,環保部項目:“建筑業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2014年
25.主持人,生態環境部項目:“長江流域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模式研究”,2019年
26.主持人,生態環境部項目:“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管理支撐”,2019年
27.主持人,《廣東佛山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4年
28.主持人,《山東省壽光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4年
29.主持人,《廣東佛山生態市建設規劃》,2011年
30.主持人,《門頭溝生態區建設規劃》,2007年
31.主持人,《旅順口生態區建設規劃》,2008年
32.主持人,《無錫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09年
33.主持人,《磐安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0年
34.主持人,《沈北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2年
35.主持人,《于洪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2年
36.主持人,《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環評》,2008年
37.主持人,《青海門源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方案》,2017年
38.主持人,《河南焦作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方案》,2017年
39.主持人,《宣城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實施方案》,2018年
40.主持人,《廣西南寧邕寧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實施方案》,2018年
41.主持人,《四川綿陽游仙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18年
42.主持人,《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場水生態修復方案》,2018年
【聯系方式】
Email:hanyw@craes.org.cn
辦公電話:010-8493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