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家強.jpg

        當前位置: 首頁 > 研究生院 > 師資隊伍 > 生態學 > 碩士生導師

        杜加強

        【基本信息】

        姓名:杜加強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生態系統遙感、生態評估、生態規劃、生態恢復等

        電話:010-84919443

        Emaildujq@craes.org.cn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3/09 - 2008/07,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博士

        1999/09 - 2003/07,東北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學士

        主要工作經歷

        2018.1-至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研究所,室主任

        2016.12-至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生態研究所,研究員

        2011/01 2016.11,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區域與城市生態創新基地,副研究員

        2008/07 - 2010/12,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區域與城市生態創新基地,博士后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1)生態系統變化、分析與評價;(2)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生態效應;(3)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4)生態資產核算;(5)生態規劃與生態影響評價。

        代表性研究項目

        生態環境部工作項目,生態環境破壞調查評估及監管(碳匯專題),2020-2023,主持

        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氣候變化及自然災害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估,2019-2020,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黃河源區植被覆蓋變化對水源涵養能力的影響研究,2012-2015,主持;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東北典型濕地退化評價及驅動力研究,2016-2020,主持;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生態保護紅線快速監管方法體系研究,2020-2022,主持;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黃河源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與生態補償研究,2009-2010,主持;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三江源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紅線劃定技術研究,2012-2014,主持;

        環保部重點專項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中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與十年變化,2012-2014,主持;

        環保公益項目,我國國土生態安全格局構建關鍵技術與保護戰略研究之專題我國土地沙化生態安全屏障識別、缺失分析與紅線劃定,2011-2013,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大咨詢項目,生態文明建設若干戰略問題研究(一期),2013-2014,綜合組技術骨干;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大咨詢項目,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研究,2014-2016,專題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西寧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編制及示范創建申報,2021,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龍巖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申報技術服務,2021,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鄂托克旗棋盤井蒙西地區礦區生態環境治理修復規劃,2019-2020,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鄂托克旗棋盤井蒙西地區礦區植被生態修復實施方案,2020-2021,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和林格爾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2018-2020,專題負責;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克拉瑪依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7-2018,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南通市“十三五”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2015-2017,技術負責人;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南通市“十三五”環保規劃編制思路研究,2014-2016,主持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環境總體規劃,2014-2016,技術骨干

        地方科技支撐項目,新疆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遙感調查與評估,2012-2013,技術負責人之一;

        地方技術咨詢項目,黃南藏族自治州生態碳匯試驗區建設綜合規劃,2009-2011,主持

        代表性論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Center Pivot Irrigation Farmland in the Mu Us Reg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Vegetation Growth[J]. Remote Sensing, 2024, 16(3), 569.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mall and Micro Wetland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90 to 2020[J]. Remote Sensing, 2024, 16(3), 567.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 Storag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Ecological Indicators, Remote Sensing, 2023, 15,3866.

        Grazing alters 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 via changes in taxonomic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identity in temperate grassland, China[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3, e02323.

        Dynamic Changes, 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s, and Ecological Effects of Impervious Surfaces in the YellowRiver Basin, 1986–2020 [J]. Remote Sensing, 2023, 15, 268.

        Effects of tidal flat reclama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Jiangsu Coast,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145:109697.

        Long-term detection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open-surface water bodi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86 to 2020[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2,845:157152.

        The Role of Plant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Regul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in Temperate Grassland,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2, 14(8):1-13.

        Water Conserva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Time Series NDVI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Remote Sensing, 2021, 13, 1105.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its cause in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zones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4):30145-30161.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its causes in China since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1):1144-1159.

        Effect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metropolises of China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9.107:105458, DOI: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9.105458.

        Autumn NDVI contributes more and more to vegetation improvement in the growing season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2017, 10(11):1098-1117.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veget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relationship to climatic variables during multiyear periods from 1982-2012[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2016, 75(1):77.

        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trends and drivers in vegetation growth during recent decades in Xinjiang,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5, 38:216-228.

        京津冀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估算與空間格局分析[J]. 環境科學研究, 2023, 36(11):2065-2073.

        基于生態資產的湟水河流域生態保護效益評估[J]. 干旱區研究, 2023,40(9):1517-1526.

        1982-2015年黃河流域植被NDVI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 生態環境學報, 2021, 30(5):929-937.

        1956-2017年東北地區氣溫和降水的時空變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28(3):340-347.

        烏裕爾河-雙陽河流域濕地景觀格局演變及其驅動機制[J]. 生態學報, 2020, 40(13): 4279-4290. (通訊作者)

        青藏高原月NDVI時空動態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9, 21(2), 201-214. (通訊作者)

        基于MOIDSLandsat的青藏高原兩代GIMMS NDVI性能對比[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 32(22):192-199.  EI收錄)

        30a新疆月NDVI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因子分析[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 32(5):172-181.  EI收錄)

        三江源區近30年植被生長動態變化特征分析[J]. 草業學報, 2016, 25(1):1-12.

        30年新疆植被生長異常值時空動態變化及驅動因子[J]. 生態學報, 2016, 36(7):1915-1927.

        1982-2012 年新疆植被NDVI的動態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響應[J]. 應用生態學報, 2015, 26(12):3567-3578.

        兩代AVHRR GIMMS 數據集的對比分析——以新疆地區為例[J]. 生態學報, 2016, 36(21):6738-6749. 

        黃河上游地區幾種參考作物蒸散量計算方法的適用性比較[J]. 干旱區地理, 2013, 36(5):831-840.

        50a黃河上游氣候變化趨勢和干濕界線波動分析[J]. 干旱區研究,2013, 30(2):291-298.

        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和NDVI 的黃河上游地區生態退化研究[J]. 生態學報,2012, 32(11):3404-3413.

        黃河上游不同干濕氣候區植被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植物生態學報, 2011, 35(11):1192-1201.

        黃河上游參考作物蒸散量變化特征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J]. 農業工程學報, 2012, 28(12): 92-100.  EI收錄)

        Monthly resolution analysis of vegetation response to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99:938-942.  EI收錄)

        三江源區草地參照覆蓋度提取及草地退化研究[J]. 自然災害學報, 2014, 23(2):94-102.

        中國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時空格局與趨勢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5):132-137.

        三江源區高寒草甸退化對土壤水源涵養功能的影響[J]. 生態學報, 2013,33(8):2388-2399.

        基于凈初級生產力的生態足跡模型及其與傳統模型的對比分析[J]. 生態環境學報, 2010, 19(1):191-196.

        生態足跡計算過程中的某些細節處理研究[J]. 地域研究與開發, 2009, 28(2):99-103.

        牡丹江支流河源濕地環境特征與服務功能研究[J]. 水生態學雜志, 2009, 2(6):62-66.

        重慶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動態評估[J]. 生態學雜志,2008,27(7):1187-1192.

        生態足跡研究現狀及基于凈初級生產力的計算方法初探[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08, 18(4) :178-183.

        1982-2006年黃南州NDVI年際變化及其與氣候的關系[J]. 水土保持通報, 2010, 3(4):229-234.

        重慶市環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評價研究[J]. 中國土地科學, 2008, 22(12): 17-24.

        德興地區土壤重金屬人為污染的地球化學評價[J].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7, 7(5):24-27.

        專著

        杜加強, 舒儉民, 熊珊珊. 黃河源區氣候、植被變化與水源涵養功能評估研究,科學出版社,2015.01.

        蘇德, 趙艷華, 杜加強, . 西部典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狀況調查及遙感動態評估,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07.

        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戰略與“十三五”重點任務研究, 科學出版社,參編,2017.05.

        【教學工作】

        1.      2017年至今,正式招生培養碩士研究生,以聯合培養形式,指導蘭州大學、鄭州大學等研究生。

        2.      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專題課程《土地利用變化生態影響研究》。

        【社會工作】

        中國生態學會學會生態遙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生態學學會、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會員

        石家莊市政府特約研究員,新疆博州智庫專家,芮城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智庫專家。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Ecological Indicator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地理學報、生態學報、農業工程學報、生態環境學報、山地學報、環境科學與技術等雜志審稿人。

        【榮譽獎勵】

        20133月至20148月赴新疆開展技術援疆工作,被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優秀援疆干部人才”榮譽稱號,并記個人二等功。

        曾先后多次榮獲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先進工作者、愛崗敬業標兵、青年科技創新獎、優秀黨務工作者、十佳導師等榮譽稱號。

        【其他】

        專利:

        陸地生態系統長期監測樣方定位器,授權號ZL 2012 2 0109605.0  第三發明人,已授權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亚洲乱码中文论理电影|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