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李名升
職稱:正高級工程師
研究方向:土壤與地下水監測、環境質量綜合分析
mail:lims@cnemc.cn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4.9-2009.6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環境科學,博士
2000.9-2004.6 曲阜師范大學物理工程學院,物理學,學士
主要工作經歷
2009.7-2011.12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工程師
2012.1-2016.12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
2017.1-今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高級工程師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土壤環境監測
地下水環境監測
環境質量綜合分析與評價
環境質量與污染排放關系
代表性研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污染排放與環境質量錯位耦合的時空格局及形成機制,19萬,主持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地下水特征有機污染物原位在線監測技術裝備驗證性示范及其標準化研究,498萬,主持
代表性論文
李名升,佟連軍. 中國環境友好型社會評價體系構建與應用.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17(5): 105-111.
李名升,佟連軍. 東北三省生態占用動態變化分析. 吉林農業科學,2007,32(5): 58-62.
李名升,任曉霞,佟連軍. 馬爾科夫鏈在環境質量預測中的應用. 環境工程,2007,25(6): 78-80.
李名升,佟連軍. 生態占用產出效率的地區差異研究.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8,24(1): 114-119.
李名升,仇方道,佟連軍. 基于模糊識別的道路交通噪聲時空綜合評價.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8,32(5): 794-797.
李名升,佟連軍. 遼寧省污灌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與生態風險評價.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16(6): 1517-1522.
李名升,佟連軍,仇方道. 基于模糊識別的聲環境質量綜合評價.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9,28(5): 838-841.
李名升,佟連軍,仇方道. 工業廢水排放變化的因素分解與減排效果. 環境科學,2009,30(3): 707-712.
李名升,佟連軍,仇方道. 基于基尼系數的經濟-環境協調發展及其機制. 人文地理,2009,24(6): 73-78.
李名升,佟連軍. 基于能值和物質流的吉林省生態效率研究. 生態學報,2009,29(11): 6239-6247.
李名升,佟連軍. 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演變及其地區差異分析. 經濟地理,2009,29(10): 1634-1639.
李名升,佟連軍. 吉林省生態經濟系統能值分析與情景預測.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9,26(4): 458-465.
Li MingSheng,Zhang HuiMin,Li Zhi,Tong LianJun. Economy-wide material input/output and dematerialization analysis of Jilin Province (China)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10,165(1-4): 263-274.
李名升,于洋,李銘煊,仇方道. 中國工業SO2排放量動態變化分析. 生態環境學報,2010,19(4): 957-961.
高迎春,佟連軍,馬延吉,李名升. 清潔生產和末端治理環境績效對比分析. 地理研究,2011,30(3): 505-502.
李名升,張建輝,羅海江,梁念,于洋,孫媛. “十一五”期間中國化學需氧量減排與水環境質量變化關聯分析. 生態環境學報,2011,20(3): 463-467.
李名升,張建輝,羅海江,林蘭鈺,李茜,張殷俊. 中國二氧化硫減排分析及減排潛力. 地理科學,2011,31(9): 1065-1071.
李名升,張建輝,梁念,林蘭鈺,李茜,溫香彩. 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比較與分析. 地理科學進展,2012,31(5): 617-624.
李名升,任曉霞,周磊,張鳳英,張建輝. 中國大氣SO2污染與排放的空間分離分析. 環境科學學報,2013,33(4): 1150-1157.
李名升,張建輝,羅海江,于洋. 經濟發展與污染排放的空間錯位分析. 生態環境學報,2013,22(9): 1620-1624.
李名升,張建輝,張殷俊,周磊,李茜,陳遠航. 近10年中國大氣PM10污染時空格局演變. 地理學報,2013,68(11): 1502-1510.
李名升,孫媛,陳遠航,張建輝. 污染排放與環境質量關系模型構建與應用. 環境科學,2014,35(3): 1198-1204.
董有為,李名升*,張文具,李茜,夏新,張建輝,呂欣. 環境空氣質量新舊評價體系及評價結果差異. 中國環境監測,2014,30(4): 56-61.
李名升,周磊,陳遠航,李茜,張建輝. 經濟結構調整的污染減排效應:以COD減排為例. 環境科學,2014,35(8):3212-3218.
易睿,王亞林,張殷俊,史宇,李名升*.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臭氧污染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 環境科學學報,2015,35(8):2370-2377.
李名升,任曉霞,于洋,周磊. 中國大陸城市PM2.5污染時空分布規律. 中國環境科學,2016,36(3):641-650.
Mingsheng Li,Xiaoxia Ren,Lei Zhou,Fengying Zhang.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pollutant emiss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 — a case study of NOx. Atmosp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16,7(2):294-302.
Mingsheng Li,Lin Jia,Fengying Zhang,Maogui Hu,Yu Shi,Xi Chen. Characteristics of Haze Weather in Chongqing,China and its Relation with Gaseous Pollutants Based on Data from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s. Atmosperic Pollution Research,2016,7(4):638-646.
李名升,陳遠航,張鳳英,武中波,谷萍. 區域污染治理能力與排污規模的協調性評價,中國環境監測,2016,32(6): 20-25.
王彩紅,張惠芳,尼霞次仁,李名升*. 青藏高原典型城市拉薩市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 中國環境監測,2017,33(4): 159-166.
孫媛,張鳴之,于洋,陳遠航,李名升*. 電力跨區域調配隱含的污染轉移效應. 中國環境監測,2018,34(3): 68-74.
姜曉旭,封雪,周笑白,袁廣旺,李宗超,鄭明輝,李名升*. 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現狀與檢測技術研究進展.環境化學,2023,42(01):163-175.
專著
土壤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技術解讀.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21(主編)
土壤常見無機污染物分析測定方法圖文解讀.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20(副主編)
2015-2020中國環境質量報告,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21.(編委)
2019中國環境質量報告,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20.(編委)
2018中國環境質量報告,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19.(編委)
2017中國環境質量報告,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018.(編委)
【榮譽獎勵】
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近10年中國大氣PM10污染時空格局演變(第1),常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分析與比較(第1),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臭氧污染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第5)
“十一五”期間全國優秀環境質量報告書特等獎(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