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周友亞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土壤污染物形態歸趨與精細化風險評估/土壤及地下水源頭防控技術政策研究
電話: 010-84758088
Email:zhouyouya@tcare-mee.cn/zhou_yy69@163.com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1987-1991年 蘭州大學化學系 有機化學專業 理學學士
2000-2003年 河北師大化學學院 無機化學專業 碩士
2003-2006年 南開大學化學院 分析化學專業 博士
主要工作經歷
1991.7-1995.2 石藥集團(原石家莊市第一制藥廠)研究所 助理工程師
1995.2-2003.9 河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分析教研室 講師
2006.7-2019.8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室/土固所 博士后、副研究員、研究員
2019.8-至今 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技術評估部 研究員/部門負責人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場地土壤與地下水風險評估、標準制定及修復管控;
在產企業源頭防控;
環境分析化學
代表性研究項目(主持完成50余項)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在產醫藥化工園區土壤-地下水污染分區分類分級評價方法與防治模式,2023YFC3707703,2023;
自然基金面上-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吸附土壤氣中VOCs并用于場地健康風險評估研究,41977377,2020;
自然基金面上-膜保護配位聚合物微固相萃取技術在多溴聯苯醚預富集和分析中的應用,21075114,2011;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京津冀及周邊焦化場地污染治理與再開發利用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2018YFC1803000,2018;
環保公益重大項目-典型高風險污染場地鑒別標準與控制技術研究,課題,2010.7-2013.6;
環保公益項目-“有機化學品泄露場地土壤污染擴散預防與防治研究”,課題1,2008;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典型工業污染場地分類管理、風險評估與土壤修復技術篩選研究,課題3,2007;
“十二五”土壤污染防治重點與對策研究及《土壤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課題負責人,;2009.9-2011.12;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18之子課題,2011;
生態環境部標準項目-《建設用地土壤修復目標值制定技術指南》,2019;
北京市地方標準《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回顧性評估,2017;
河北省土壤污染狀況與防治對策研究, 2015;
“昆山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編制, 2017;
江蘇化工農藥集團原址Ⅰ號地塊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復項目環境監理,2021;
保定市清苑區耕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工程修復效果評估,2020;
蘇州新霖化工廠(乳酸廠)原址地塊土壤和地下水詳細調查,2019;
燕郊玉蘭灣項目詳細調查及風險評估,2019;
蘇州新霖化工廠和乳酸廠原址地塊調查,2018;
蘇州溶劑廠原址北區污染土壤治理效果評估,2018;
蘇化廠原址2號地塊污染土壤治理項目環境監理,2018年;
723工程項目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相關參數研究, 2018年;
蘇州塑料三廠原址場地土壤及地下水環境調查, 2017年;
原吉林市晨鳴紙業污染場地調查、評估、修復技術方案設計及修復驗收系列項目,2014-2017;
原武漢遠大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搬遷遺留場地風險評估及修復技術方案, 2015-2016;
中意合作-污染場地國際案例研究和工業場地修復手冊制定, 2013。
代表性論文
Applicability of soil concentration for VOC-contaminated site assessments explored using field data from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 agglomera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9,通訊;
The derivation of soil generic assessment criteria fo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under the agricultural land scenario in Pearl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China,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2023,通訊;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iO-66 analogues as stationary phase in HPLC for the s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benze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LOS ONE, 2017,通訊;
Embedment of Ag(I)-organic frameworks into silica gels for microextraction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soil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383:18-24, 2015, 通訊;
Separations of substituted benzene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using normal- and reverse-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iO-66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370(28):121-128,2014,通訊;
The use of copper(II) isonicotinate-based micro-solid-phase extrac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soil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747:36-41,2012,通訊;
Application of portable gas chromatography-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 combined with headspace sampling for field analysis of benzene, toluene, ethylbenzene, and xylene in soils. Environ Monit Assess. 185 : 3037-3048, 2013.第一;
Development of Soil Screening Levels for Contaminated Sites Assessment in Beijing.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Vols. 209-211, pp 1100-1105, 2012, 通訊;
Exploration of Coordination Polymer as Sorbent for Flow Injection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n-Line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J. Chromatogr. A, 1116, 172-178, 2006, 第一;
Evaluation of Expanded Graphite as On-Li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Sorbent for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 Levels of DDTs in Water Samples. Talanta. 69(4):970-975,2006,第一;
A source depletion model for vapor intrusion involving the influence of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Volume 246, March 2019, Pages 864-872;
場地土壤修復目標值制定方法與政策.環境工程學報,2023,通訊;
基于嗅覺效應的土壤二甲基二硫醚修復目標值制定.環境工程學報,2023,通訊;
基于層次分析法-熵權法的污染地塊異味污染物優先度評價方法——以農藥類污染地塊為例.環境工程學報,2023;
污染地塊土壤砷與苯并[a] 芘生物可給性影響因素研究與模型預測.環境工程學報,2023,通訊;
焦化場地典型多環芳烴類污染物精細化風險評估.生態毒理學報,2021,通訊;
基于土壤氣揮發通量的污染場地三氯甲烷健康風險評估.生態毒理學報,2021,通訊;
焦化場地典型揮發類有機物苯的精細化風險評估.環境科學研究,2021,通訊;
基于 DIN 測試的場地土壤 PAHs 生物可給性及健康風險研究. 環境科學研究,2020,33(11):95-101,2629-2638,通訊;
我國污染場地風險評估發展歷程概述,環境保護,2019,第一;
過硫酸鈉對我國典型土壤中PAHs氧化降解效果的影響,環境科學研究,2018,31(1):95-101,通訊;
MIL-101高效吸附測定土壤氣中三氯乙烯及健康風險評估.環境科學研究2018,31(6)1129-1137,通訊;
磁性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應用,化學進展,2015,27(7)945-952(SCI),通訊;
MOFs凝膠膜片微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水樣中多溴聯苯醚,環境科學研究, 2013,26(4): 445-451,通訊;
異煙酸銅磁力攪拌微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多環芳烴.環境科學研究, 2010,23(2): 72-76,通訊;
萘和苯并[b]熒蒽在配位聚合物上的選擇性吸附行為和機理研究. 環境科學研究, 2009,22(10): 1208-1212,通訊;
氣相抽提法去除土壤中的苯和乙苯, 化工學報, 2009,60(10): 2590-2595,通訊;
頂空-便攜式氣相色譜法測定土壤中的苯系物, 中國環境監測, 2011,27 (3):28-31,通訊。
代表性專著、標準/指南/規劃
《污染場地修復案例-意大利工業行業環境整治實踐》,主編:周友亞、李發生等。2016.1.中國環境出版社;
生態環境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修復目標值制定指南(試行)(環辦土壤函{2022}488號),周友亞、姜林、熊杰等;
生態環境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環土壤{2021}53號),周友亞、張超艷等;
生態環境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系統”(公告2021年第36號),周友亞、張超艷等;
“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1,參與;
北京市《場地土壤環境風險評價篩選值》(DB11/T 811-2011),主要起草人:周友亞、李發生、李立新等;
《污染場地術語》(HJ682-2014),主要起草人:顏增光、李發生、周友亞等。
專利軟著
一種土壤氣被動采樣用吸附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ZL 2020 1 1610104.6;
污染地塊治理修復技術矩陣軟件,2019SR0812175,2018.4.1;
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風險管控系統(簡稱:HERA-3D)V1.0,2021SR2138220,2021.12.10;
一種干凝膠固定配位聚合物為萃取膜片裝置的制備方法. ZL 2012 1 0142631.8,授權公告日:2015;
多介質中多溴聯苯醚的膜保護配位聚合物的微固相萃取方法,ZL 2012 1 0143352.3,授權公告日:2013。
【教學工作】
碩/博士生課程:
學術講座:
赴臺參加“2018兩岸環保高層專家論壇”,做題為“我國污染場地風險評估發展歷程”的報告,2018.12;
連續受邀參加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主辦的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土壤修復大會”,并做分會主旨報告;
2012-2023年連續12次受邀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1-9屆)及其與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聯合主辦(10-12屆)的“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風險管控與修復學術會議”作報告;
2017-2020連續受邀參加“第一、二、三、四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CSER2018)”并作學術報告;
連續多次受邀參加IE expo 2018-2022 中國環博會國際場地修復論壇(上海)并作學術報告。
2023年受邀在“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大會”“污染場地風險管控與修復”分會場做主旨報告。
【社會工作】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兼職教授;
生態環境部“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哈爾濱幫扶組組長,在產企業污染防控技術指導河北幫扶組組長;河北省環境應急專家組成員;北京、天津、河北、四川、浙江等多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專家庫成員。
【榮譽獎勵】
若干新穎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2008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一等獎(3);
北京焦化廠搬遷場地環境風險管理技術研究, 2009年北京市科技獎三等獎(2009環-3-011)(4);
中意合作污染場地評估與修復項目(一期):標準、導則和案例研究, 2012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4);
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場地基礎術語規范\風險控制研究及履約技術支持. 2012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7);
區域土壤污染風險評估關鍵技術與示范應用. 2013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6);
石油污染土壤強化生物修復技術及油田應用示范,2016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9);
有機化學品泄漏場地快速診斷與可視化表征技術及在修復中的應用,2018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5;
城市揮發類有機污染場地精細化風險評估與修復管控關鍵技術,2021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6;
2002年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授予“石家莊市青年拔尖人才”稱號,并記三等功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