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李海生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區域復合污染協同治理、環境影響評價、能源與環境政策
Email:lihs@craes.org.cn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1982.09——1986.07 吉林大學環境學專業,理學學士
1993.07——1996.12 美國夏威夷大學海洋學專業,理學碩士
2000.08——2004.12 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主要工作經歷
曾先后擔任原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副主任、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副司長、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主任、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現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兼任大氣、長江、黃河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代表性研究項目
1.總理基金項目,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2017年-2020年,主持
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及重污染應急技術與集成示范,2017年-2022年,主持
3.長江保護重大科技工程,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2019年至今,主持
4.黃河保護重大科技工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2022年至今,主持
5.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綠色低碳流域構建與面源污染協同共治模式研究,2023年-2024年,課題負責人
6.環境保護部,國家環境保護環評數值模擬重點實驗室建設,主持
7.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法配套規章與標準體系建設,主要負責人
8.環境保護部,云環評示范項目,項目負責人
代表性論文
1.Practices and Empirical Insights from the 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for Key Issues in Heavy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Surrounding Areas,2023年,第一作者,Engineering
2.Evolution of Ozone Formation Sensitivity during a Persistent Regional Ozone Episode in Northeaster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a Control Strategy,2024年,通訊作者,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S&T)
3.Summertime response of ozone an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to mixing layer meteorology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2023年,通訊作者,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4.How do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process affec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Unveriling EIA effectiveness in China:A practial application within the thermal power industry,2023年,通訊作者,EIA Review
5.Activation of persulfate by β-PDI/MIL-101(Fe)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toward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sulfamethoxazole,2024年,通訊作者,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6.深入探索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攻關新型舉國體制,2023年,第一作者,科技中國
7.2030年京津冀及周邊城市群地區PM2.5污染控制路徑,2022年,通訊作者,環境科學研究
8.長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的理論思考與實踐,2021年,第一作者,環境工程技術學報
9.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近40年國內外環境影響評價研究進展,2022年,第一作者,環境科學研究
10.加強實施《環評法》的技術支撐,2013年,第一作者,環境影響評價
文章
1.創新轉型,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2024年04月19日第 09 版,《人民日報》理論版
2.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2023年12月01日09 版,《 人民日報 》理論版
3.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3年3月10日01版,《學習時報》頭版
4.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怎么打,2021年12月1日第07版,《學習時報》生態文明版
5.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2024年5月11日第10版,《經濟日報》理論版
6.深化體制改革打造戰略科技力量,2023年1月30日第08版,《科技日報》理論版
7.著力做好六件“大”事 賦能美麗中國建設,2023年11月21日第05版,《科技日報》理論版
8.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2022年9月1日第10版,《經濟日報》理論版
9.復雜環境問題,需整體性全過程解決,2023年3月13日第15版,《環球時報》
10.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呼喚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2022年3月7日第03版,《中國環境報》理論版
11.以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2021年8月4日第03版,《中國環境報》理論版
專著
1.《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李海生,2022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2.《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毛文永,李海生,姜華,2021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3.《污染防治攻堅戰科技支撐與創新》,李海生,陳斌,宋永會等,2021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
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技術評估指南》,李海生等,中國環境出版社,2003年
5.《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李海生等,中國環境出版社,2012年
6.《環境影響評價理論與實踐(2007—2012)》,李海生等,中國環境出版社,2012年
7.《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李海生等,中國環境出版社,2011年
【教學工作】
博士生導師
【社會工作】
1.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
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首屆會士
3.《環境工程技術學報》主編
4.科學技術部國家碳中和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
5.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特邀顧問
6.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杰出工程師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榮譽獎勵】
1.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社部,2023年
2.第五屆杰出工程師獎,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2022年
3.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22年
4.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