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盧加偉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固廢處理處置
電話:020-29119697
Email:lujiawei@scies.org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3--2007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工學學士
2007--2013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工學博士
主要工作經歷
2015-- 至今 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工程師、副研究員、研究員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1. 固廢處理處置及環境風險防控
2. 環境系統工程
3. 環境信息學
代表性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2270133):高濕高氯煙氣中特征污染物在省煤器內的異相冷凝和短程富集機制;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608223):高濕煙氣PCDD/Fs凈化體系中同類物去除率差異的機理分析與模型研究;
3. 生態環境部部門預算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項整治;
4. 廣州市科技計劃(201904010471):基于在線監測大數據時間序列分析的焚燒廠煙氣二噁英類預測;
5. 廣州市科技計劃(201803030038):生活垃圾焚燒煙氣二噁英類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
6.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重點固廢場地污染溯源技術;
7. 中央級公益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生活垃圾焚燒廠含氮污染物產排預測研究;
8. 中央級公益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基于機器學習的二噁英小樣本數據回歸預測。
代表性論文
1. Lu, J.-W., Xie, Y., Xie, B., Li, Z., Huang, Z., Zhang, D. and Hai, J., 2023. Buffering effect of the economizer against PCDD/Fs in flue gas from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s. Waste Manage., 167, 103-112.
2. Yao, H., Wang, L., Liu, Y., Zhou, J.*, and Lu, J.-W. *, 2023. Impact of the COVID-19 lockdown on typical ambient air pollutants: Cyclical response to anthropogenic emission reduction. Heliyon, 9(5).
3. Huang, Y., Lu, J.-W.* , Xie, Y., Hong, C., Shi, L. and Hai, J. *, 2021. Process tracing of PCDD/Fs from economizer to APCDs during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Re-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 Waste Manage., 120, 839-847.
4. Lu, J.-W., Xie, Y., Xu, B., Huang, Y., Hai, J. and Zhang, J., 2019. From NIMBY to BIMBY: An evaluation of aesthetic appearance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MSW incineration plants in China. Waste Manage., 95, 325-333.
5. Zhu, F., Li, X., Lu, J.-W.*, Hai, J.*, Zhang, J., Xie, B. and Hong, C., 2018.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PCDD/Fs in stack ga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lants in Northern China. Chemosphere, 200(C), 23-29.
6. Lu, J.-W., Chang, N.B.*, Liao, L. and Liao, M.Y., 2017. Smart and green urban solid waste collection systems: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IEEE Syst. J. , 11(4), 2804-2817.
7. Lu, J.-W., Zhang, S., Hai, J.* and Lei, M., 2017.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in China: A comparison with developed regions. Waste Manage., 69(C), 170-186.
8. Lu, J.-W., Chang, N.-B. and Liao, L.*, 2013.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for solid and 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Crit. Rev. Env. Sci. Technol., 43(15), 1557-1656.
9. 謝冰, 史力爭, 洪澄泱, 謝穎詩, 海景, 盧加偉*, 2023. 國內外生活垃圾焚燒煙氣排放與監管標準比較分析. 環境工程學報(10), 3434-3443.
10. 沈華鑫,程江,謝穎詩,盧加偉*,海景, 2021. 垃圾分類背景下廚余垃圾剔除比例對生活垃圾焚燒廠 NOx 排放的影響. 環境工程學報. 2021, 15(12): 3957-3966.
11. 肖曉東, 盧加偉*, 海景, 廖利, 2017. 垃圾焚燒煙氣中二噁英類濃度的支持向量回歸預測. 可再生能源, 35(8). (中文核心)
專著
1. 主編.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知識問答》,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22. ISBN 978-7-5111-5412-5.
2. 編委.《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管理新政解讀》,中國環境出版集團,2020. ISBN: 978-7-5111-4500-0.
3. 主編.《中國環境百科全書·固體廢物污染控制(選編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8. ISBN:978-7-5111-3489-9.
【教學工作】
1. 2017年至2023年,以聯合培養形式指導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3名、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2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1名。
【社會工作】
1. 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固廢專委會委員。
【榮譽獎勵】
1.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個人(2020年);
2. 廣東省直機關青年理論學習標兵個人(2022年);
3.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5年);
4. 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21年);
5. 廣東省環境衛生協會科學技術獎優秀咨詢獎一等獎(2023年)。
【其他】
代表性發明專利:
1. 一種垃圾焚燒飛灰自動采樣裝置、方法及檢測方法, ZL 202210108010.1
2. 一種生活垃圾焚燒廠二噁英類的風險防控方法及系統, ZL 202111477419.2
3. 一種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的分段式穩定化處理方法及系統, ZL 202111066798.6
4. 一種垃圾焚燒NOx源頭產生量預測方法與系統, ZL 202110211589.X
5. 一種爐溫熱電偶測量的監管裝置, ZL 202020451497.X
6. 一種二噁英抑制劑自適應投加系統及方法, ZL 201911009826.3
7. 一種焚燒飛灰重金屬穩定化藥劑制備及其應用方法, ZL 201810212172.3
8. 一種基于分布式計算的固體廢物分類運輸多級協同決策系統, ZL 201810521395.8
9. 一種基于生活垃圾焚燒煙氣的空氣質量預測方法及系統, ZL 201810476974.5
10. 一種基于空地一體化的垃圾填埋場無損掃描的方法及系統, ZL 201810434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