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鄧雙
職稱:研究員
研究方向:大氣污染物的控制技術和政策
Email:dengshuang@craes.org.cn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0.09~2004.07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化學工藝 工學博士
1997.09~2000.07 廣西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 工學碩士
1991.09~1994.07 湘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
主要工作經歷
2015.12~至今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研究員
2009.12~2015.12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副研究員
2006.10~2009.10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工系 博士后
2006.08~2004.09 美國西肯塔基大學燃燒科學與環境技術研究所 訪問學者
1994.09~1997.08 湘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實驗師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以大氣非常規污染物(包括重金屬、PM2.5和VOCs等)為重點,主要開展燃煤電廠、焦化和水泥等典型行業非常規污染物的賦予形態及分布、遷移轉化規律和排放特征等研究,建立相應排放清單,推動監測、排放標準制修訂、監測儀器的研發等等;開展典型行業非常規污染物全過程控制技術評估,篩選不同行業全過程最佳控制技術,確定控制技術研發方向;并且挖掘典型行業非常規污染物減排潛力和開展費效分析,提出減排技術路線和控制對策。
代表性研究項目
1. 燃煤電廠尾部煙氣中重金屬的轉化與輸運機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重點研發計劃,2018.7-2021.6,子課題負責,55萬;
2.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研究,橫向 2019.7-2021.12,課題負責,400萬;
3. 榆林市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研究,橫向,2019.9-2021.12,子課題負責,150萬;
4. 陽泉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方案,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2017.7-2019.12, 主持,125萬;
5. 長治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方案,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2017.7-2019.12, 主持,150萬;
6. 京津冀區域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優化與示范, 國家科技支撐專題課題,2014.10-2017.12, 主持,90萬;
7. 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7.05-2019.12,子課題負責,40萬;
8. 一次PM2.5減排潛力分析, 環保公益科研專項子課題, 2013.1-2014.12,課題負責,120萬;
9. 電場中細粒子凝并及臭氧生成研究, 中國科學院先導科技專項子課題,, 2012.10-2017.10, 子課題負責,60萬;
10. 燃煤電廠煙氣污染控制技術對汞等污染物減排規律研究, 環保公益科研專項, 2009.9-2012.2, 技術負責人,226萬;
11. 新型量子點復合材料制備及其可見光催化CO2和水反應性能研究, 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項目, 2013.1-2014.12, 主持,3萬;
12. 高效燃煤煙氣汞吸附劑的開發, 人社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項目, 2011.1-2012.12, 主持,3萬;
代表性論文
1. Ma Tongtong, Huang Yongda, Deng Shuang*, et.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nium retention and fine particles removal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uel. 2020, 265:116859.
2. 任巖軍, 張錚,鄧雙*, 等. 我國燃煤電廠大氣汞控制技術綜合評估與對策探討.環境科學研究, 2020, 33(4): 60-67.
3. 趙思嵐, 奚鵬飛, 鄧雙*,等.垃圾焚燒煙氣中二噁英控制技術的評估與篩選.環境科學,2020,41:3985-3992.
4. Wang Hua-sheng, Ren Yan-jun, Deng Shuang*, Hg0 removal using activated spent FCC catalysts in simulated coal-fired flue gas.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2020,48:1466-11475.
5. 趙思嵐,鄧雙*,等. 燃煤過程中銻的釋放特性與污染控制綜述. 燃料化學學報. 2020,48:1531-1541.
6. 鄧雙, 孫現偉, 束韞,等. 燃煤電廠煙氣一次PM2.5控制技術的綜合評估. 中國環境科學, 2018, 38(3): 1157-1164.
7. Shuang Deng, Yun Shu, Songgeng Li, et.al. Chemical forms of the fluorine, chlorine, oxygen and carbon in coal fly ash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mercury reten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6, 301:400-406.
8. 孫現偉, 鄧雙*, 朱云,等. 我國燃煤電廠PM2.5減排潛力預測與分析. 環境科學研究, 2016, 29(05): 637-645.
9. Yingjie Shi, Shuang Deng, Hongmei Wang, et.al. Fe and Co modified vanadium–titanium steel slag as sorbents for elemental mercury adsorption. RSC Advances. 2016, 6:15999-16009.
10. Shuang Deng, Yingjie Shi, Yu Liu, et.al.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Cd, Pb and Mn from coal combustion:Field study at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4, 126(5):469-475.
專著
1. 燃煤電廠大氣汞等污染物的排放與控制》.中國環境出版社, 2015年,編著.
【教學工作】
北京化工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兼職導師。
【社會工作】
1. 中國顆粒學會青年理事;
2. Journal of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A 和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等期刊審稿人。
【榮譽獎勵】
1. 2012年 榮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 二等獎;
2. 2013年 論文“燃煤電廠鉛的遷移轉化研究“榮獲《中國環境科學》年度最佳論文獎;
3. 2014年 榮獲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 一等獎;
4. 2015年 榮獲中國環境科學院優秀工作者;
5. 2015年 榮獲中國環境科學院青年科技創新獎;
6. 2016年 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的“Chemical forms of the fluorine, chlorine, oxygen and carbon in coal fly ash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mercury retention”榮獲中國環境科學院優秀論文獎;
7. 2020年 榮獲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五好文明家庭”。
8. 2020年 榮獲中國環境科學院優秀論文獎;
【其他】
專利:
1. 煙氣脫汞裝置和吸附-脫附自耦法回收煙氣汞的方法[P]. ZL 2016 1 0522158.4.第一發明人;
2. 一種汞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P]. 北京:CN105921139A, 2016-09-07. 第一發明人;
3. 聯合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的裝置及方法. 發明專利.2013已授權. ZL 2011 1 0093062.8, 第二發明人;
4. 一種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結合生物質還原CO2的裝置及方法. 發明專利. 2013. CN102397743B. 排名第7;
5. 一種立式寬間距濕式電除塵器. 實用新型專利. 2014. CN204247379U. 排名第4;
6. 一種濕法脫硫后煙氣的高效濕式電除塵凈化裝置. 實用新型專利. 2014. CN204018028U . 排名第5。
軟著:
1.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數據庫軟件V1.0”軟著登字第1133436. 2015;
2.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燃煤電廠PM2.5控制技術評估軟件V1.0”軟著登字第1345438.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