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王海燕
職稱: 研究員
研究方向:污(廢)水及天然水體氮污染防控原理與技術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2000.9-2003.6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工程專業 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10.12-至今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 研究員
2013.7-2014.1 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訪問學者
2006.1-2010.11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
2003.8-2005.12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與主要研究方向
1、污(廢)水氮污染防控水處理原理與技術研究:主要包括低碳氮比含氮污水強化脫氮新技術(農田低污染水強化脫氮經濟植物濕地技術、城市污水廠尾水生產高品質再生水強化反硝化脫氮技術)、農村污水-畜禽養殖廢水源分離分質生物生態耦合新技術、污泥減量化技術及微生物分子生態學原理等研究。
2、天然水體氮污染防控原理與技術研究:主要包括以氮污染防治為主河流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態恢復總體方案研究等。
【社會工作】
1、《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logy》、《環境科學學報》、《環境工程學報》、《環境工程技術學報》、《環境科學研究》等學術期刊審稿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
【榮譽獎勵】
1、2017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優秀學位論文指導導師獎
2、2016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牡丹江水質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示范”,第5獲獎人,KJ2016-3-08
3、2015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15年新天地-劉鴻亮院士獎學金優秀學位論文指導導師獎
4、2013年,黑龍江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水櫛霉控制關鍵技術及其對水環境影響研究(20130872)”
5、2010年,獲得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先進個人” 國家環保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農業部,在國家有關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中排名11
6、2007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直屬機關青年“創新獎”
7、2007年,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青年“創新獎”
8、2006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化學-生物絮凝組合技術與設備研究”,第8獲獎人, KJ2006 -1-02 -G08
【科研成果】
專利
1、王海燕,儲昭升,周岳溪,葉碧碧,杭前宇,苑泉,常洋. 一種人工濕地脫氮污水處理裝置及污水處理方法,授權專利號:201410053821.8
2、周岳溪,王海燕,楊利偉, 間歇式交錯流液-液分離裝置 授權專利號:201010259650. X
3、周岳溪,楊利偉,王海燕,一體化原位脫氮養殖廢水生物處理裝置,授權專利:201010273077.8
4、周岳溪,楊利偉,王海燕, 分散式環保型豬舍,授權專利:201010275731.9
5、周岳溪,賴波,宋玉棟 王海燕 席宏波 蔣進元,ABS樹脂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方法,專利:201010250927.2
6、王海燕,何贊,周岳溪,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減量化水處理的方法和反應器,專利號:200810180021.0
7、王海燕,周岳溪,蔣進元. 亞硝化電化學反亞硝化全自養脫氨氮的方法和反應器. 專利:200510085544.3
8、 曲久輝,王海燕,雷鵬舉,劉會娟. 電化學自養集成脫硝方法及其反應器(專利). CA No. 01130845.1.
部分論文
1、Qianyu Hang, Haiyan Wang*, Zhaosheng Chu, Zeying Hou, Chunmei Li, Nitrate-rich agricultural runoff treatment by Vallisneria-sulfur based mix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587-588:108-117
2、Quan Yuan, Haiyan Wang*, Zhao-sheng Chu, Qian-yu Hang , Kai Liu , Chun-mei Li, Influence of COD/NO3--N Ratio on MBBR Denitrification for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7,66:158-165
3、Qianyu Hang, Haiyan Wang*, Zhaosheng Chu, Bibi Ye, Chunmei Li, Zeying Hou, Application of plant carbon source for denitrification by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bioreactor: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9): 8260-8274
4、Haiyan Wang*, Qianyu Hang, John Crittenden, Yuexi Zhou, Quan Yuan, Haitao Liu, Combined autotrophic nitritation and bioelectrochemical-sulfur eenitrif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ammonium rich wastewater with low C/N rati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3):2329-40
5、Quan Yuan, Haiyan Wang*, Qianyu Hang, Yangfan Deng, Kai Liu, Chunmei Li, Shengzhi Zheng,Comparison of the MBBRs denitrification carriers for advanced nitrogen removal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5,22(18): 1370-1379
6、Haiyan Wang*, Yuexi Zhou, Quan Yuan, Hua Zhao, Xin Dai. Bacteria morphology and diversity of the combined autotrophic nitritation and sulfur-carbon three-dimensional-electrode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2014,49(1):1269-1284
7、Quan Yuan,Haiyan Wang*,Yuexi Zhou, Hua Zha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oxic-settling-anaerobic sludge reduction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838 – 841:2726-2734
8、Haiyan Wang, Yuexi Zhou, Regulations and Technology Direction for industrial water reuse in China, proceeding of the 6th Industrial WATER tec, 2005, 231-235
9、Haiyan Wang, Jiuhui Qu. Combined bioelectrochemical and 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Water Research,2003,37(5):3767-3775
10、Haiyan Wang, Jiuhui Qu. Comparison of two combined bioelectrochemical and 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processes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A, 2003,38(7):1269-1284
專著
1、負責第23章,《水處理技術集成:從小試到實際應用的案例研究》,(水處理原理與設計,原著第三版譯著),2016.5,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2、負責第3章,參與第1章,《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適用新技術及工程應用》,2015,化學工業出版社
3、參與第3、4章,《工業廢水的管理、處理與處置》(第三版), 2012.5, 中國石化出版社
4、參與《4610 自來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產排污系數使用手冊》;《4690 其他水的處理、利用與分配業產排污系數使用手冊》編著,《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手冊》(第十分冊),2008.4,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5、參與第10章編寫,《水處理電化學原理與技術》,2007.3, 科學出版社.
6、編委之一,《“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匯編》(中英文版)》,2004.10,化學工業出版.
7、參與第5章編寫,《地下水脫硝》,2002.5,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項目
1、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子課題“松花江水生態恢復總體方案研究(2015ZX07201-008-02)”,2015-2017,子課題負責人
2、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課題“松花江水生態完整性評價與生態恢復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2015ZX07201-008)”,2015-2017課題副組長
3、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任務“劣V類水預處理成套技術研發和產業化(2014ZX07216-001-2)”,2014-2017,任務負責人
4、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專題“緩沖帶氮轉化與低污染水氮去除關鍵技術研究(2012ZX07105-002-06)”,2012-2016,專題負責人
5、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課題“松花江水環境特征與水污染控制總體方案研究(2008ZX07207-001)”,2009-2013,課題負責人
6、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南方丘陵地區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關鍵技術與示范(2009BADC2B01-02)”,2009-2012,子課題負責人
7、國家科技重大水專項子課題“水櫛酶控制關鍵技術及其對水環境影響研究(2008ZX07207-010-04)” , 2008-2010,子課題負責人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亞硝化電化學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及自養脫氮原理研究(50708102)”,2008-2010,項目負責人
9、中央公益性院所基金“臭氧耦合ASBR/SBR控氮磷污泥減量化水處理新技術(2007KYYW10)”,2007-2009,項目負責人
10、國家“863”計劃青年基金“亞硝化/電化學生物反硝化全自養脫氮新技術(2004AA649320)”,2004-2006, 項目負責人
11、洱源縣環保局委托項目“洱源縣(洱海流域)城鎮及村落污水收集及處理規劃(201510286)”,2015-2016, 項目負責人
12、長沙縣環保局委托項目,“長沙縣生豬養殖業廢水治理工程可研報告”,2008-2009,專題負責人
【聯系方式】
電話:010-84915322 Email:wanghy@craes.org.cn